Private
Server IP : 195.201.23.43  /  Your IP : 18.118.162.243
Web Server : Apache
System : Linux webserver2.vercom.be 5.4.0-192-generic #212-Ubuntu SMP Fri Jul 5 09:47:39 UTC 2024 x86_64
User : kdecoratie ( 1041)
PHP Version : 7.1.33-63+ubuntu20.04.1+deb.sury.org+1
Disable Function : pcntl_alarm,pcntl_fork,pcntl_waitpid,pcntl_wait,pcntl_wifexited,pcntl_wifstopped,pcntl_wifsignaled,pcntl_wifcontinued,pcntl_wexitstatus,pcntl_wtermsig,pcntl_wstopsig,pcntl_signal,pcntl_signal_get_handler,pcntl_signal_dispatch,pcntl_get_last_error,pcntl_strerror,pcntl_sigprocmask,pcntl_sigwaitinfo,pcntl_sigtimedwait,pcntl_exec,pcntl_getpriority,pcntl_setpriority,pcntl_async_signals,
MySQL : OFF  |  cURL : ON  |  WGET : ON  |  Perl : ON  |  Python : OFF  |  Sudo : ON  |  Pkexec : ON
Directory :  /usr/share/webmin/ipfilter/lang/

Upload File :
current_dir [ Writeable ] document_root [ Writeable ]

 

Command :


[ HOME SHELL ]     

Current File : /usr/share/webmin/ipfilter/lang/zh_TW.auto
index_title=IPFilter防火牆
index_ecmd=在系統上找不到IPFilter防火牆命令 $1。可能未安裝,或者<a href='$2'>模塊配置</a>不正確。
index_version=IPFilter版本 $1
index_apply=應用配置
index_applydesc=單擊此按鈕可激活上面列出的防火牆配置。當前有效的所有防火牆規則都將被刷新並替換
index_applydesc2=單擊此按鈕可在群集中的所有服務器上激活上面列出的防火牆配置。當前有效的所有防火牆規則都將被刷新並替換
index_unapply=還原配置
index_unapplydesc=單擊此按鈕可將上面列出的配置重置為當前處於活動狀態的配置。<br><b>警告</b>-任何不活動的規則,規則註釋和主機名都將丟失。
index_boot=啟動時激活
index_bootdesc=更改此選項可控制是否在啟動時激活防火牆。
index_setup=您的系統上尚未設置IPFilter防火牆。 Webmin可以為您設置一個文件,並將其存儲在文件 $1中,其初始設置基於您在下面選擇的防火牆類型。
index_rsetup=您系統上的IPFilter防火牆配置將被重置。 Webmin將設置新的默認規則,並將其存儲在文件 $1中,其初始設置基於您在下面選擇的防火牆類型。
index_auto0=允許所有流量
index_auto1=在外部接口上進行網絡地址轉換:
index_auto2=阻止外部接口上的所有傳入連接:
index_auto3=在外部接口上阻止除SSH和IDENT以外的所有內容:
index_auto4=阻止除接口上的SSH,IDENT,Ping和高端口以外的所有端口:
index_auto=設置防火牆
index_atboot=在啟動時啟用防火牆?
index_count1=包數
index_count2=數據
index_reset=重置防火牆
index_resetdesc=單擊此按鈕以清除所有現有的防火牆規則,並為基本的初始配置設置新規則。
index_return=模塊索引
index_existing=Webmin已檢測到當前正在使用的 $1 IPfilter防火牆規則,這些規則未記錄在保存文件 $2中。這些規則可能是通過腳本設置的,該模塊不知道如何讀取和編輯。<p>如果要使用此模塊來管理IPtables防火牆,請單擊下面的按鈕將現有規則轉換為保存文件。 ,然後禁用現有的防火牆腳本。
index_saveex=保存防火牆規則
index_headerex=現有防火牆配置
index_dir=方向
index_active=活性?
index_action=行動
index_desc=條件
index_cmt=評論
index_move=移動
index_radd=加
index_add=添加新的防火牆規則。
index_add2=添加防火牆規則
index_add3=添加NAT映射
index_add4=添加NAT重定向
index_delete=刪除所選
index_cluster=集群服務器
index_clusterdesc=單擊此按鈕可以設置其他Webmin服務器,防火牆配置將自動複製到這些Webmin服務器。
index_natnone=尚未定義網絡地址轉換規則。
index_nataction=NAT模式
index_natfrom=匹配的數據包
index_natto=翻譯

dir_in=傳入
dir_out=外向

action_pass=<font color=#00aa00>通過</font>
action_block=<font color=#ff0000>阻止</font>
action_skip=跳躍
action_log=記錄
action_count=計數
action_auth=授權
action_preauth=預認證
action_call=通話功能
action_map=製圖
action_rdr=重新導向
action_bimap=雙向映射
action_map-block=塊映射

laction_pass=<font color=#00aa00>密碼包</font>
laction_block=<font color=#ff0000>帶有ICMP代碼的封包</font>
laction_log=日誌包,級別
laction_count=更新計數器
laction_skip=跳過下一個規則
laction_auth=用戶空間授權
laction_preauth=檢查以前的授權
laction_call=調用內核函數

edit_title1=建立規則
edit_title2=編輯規則
edit_header1=規則動作
edit_none=&lt;無&gt;
edit_rst=TCP重置
edit_return_dest=偽造的ICMP源地址
edit_cmt=規則註釋
edit_active=規則活躍嗎?
edit_active1=是
edit_active0=否(已註釋)
edit_action=採取的行動
edit_log_body=原木
edit_log_first=只記錄第一個數據包
edit_log_orblock=如果記錄失敗則阻止
edit_log_level=記錄級別
edit_fac=有設施
edit_callnow=現在打電話
edit_header2=來源和目的地
edit_all=匹配的數據包
edit_all1=所有包
edit_all0=在下面匹配源和目標
edit_from=封包來源
edit_to=數據包目的地
edit_any=任何地址
edit_thishost=該服務器
edit_host=主機名或地址
edit_mask=網絡掩碼
edit_nummask=前綴長度
edit_opt=(可選的)
edit_portfrom=源端口
edit_portto=目的端口
edit_anyport=任何端口
edit_portcomp=端口為 $1 $2
edit_portrange=端口在 $1和 $2之間
edit_portrangenot=端口不在 $1和 $2之間
edit_header3=其他符合條件
edit_proto=協議
edit_protoany=&lt;任何協議&gt;
edit_prototcpudp=&lt;TCP或UDP&gt;
edit_tos=服務種類
edit_ttl=生存時間
edit_tosany=匹配任何
edit_dir=包方向
edit_header4=規則動作
edit_quick=如果此規則匹配,請不要檢查其他規則
edit_tag=帶有ID的標籤
edit_on=在界面上
edit_dupto=接口上的重複數據包
edit_duptoip=到目標IP
edit_olog=還記錄級別的數據包
edit_oifc=其他 ..
edit_fastroute=在界面上發送
edit_fastrouteip=到目標IP
edit_replyto=在界面上回复
edit_anyiface=&lt;任何界面&gt;
edit_keep=保留數據包的歷史記錄
edit_keepstate=流狀態
edit_keepfrags=碎片化
edit_flags=TCP標誌
edit_flagsany=任何
edit_flags2=在......之外
edit_icmp=ICMP類型
edit_icmpany=&lt;任何類型&gt;
edit_icmpcode=和代碼
edit_codeany=&lt;任何代碼&gt;

save_err=保存規則失敗
save_ehostfrom=源主機名缺失或無效
save_ehostto=目的地主機名缺失或無效
save_emaskfrom=缺少或無效的源網絡掩碼
save_emaskto=目的地網絡掩碼缺失或無效
save_enummaskfrom=缺少或無效的數字源前綴長度
save_enummaskto=數字目的地前綴長度丟失或無效
save_ecall=缺少或無效的呼叫函數
save_eskip=缺少或無效的要跳過的規則數量
save_eportnumfrom=源端口號缺失或無效
save_eportnumto=目的地端口號缺失或無效
save_eportstartfrom=源端口範圍丟失或無效啟動
save_eportstartto=目標端口範圍丟失或無效啟動
save_eportendfrom=源端口範圍丟失或無效
save_eportendto=目的地端口範圍丟失或無效
save_etos=服務編號缺少或無效的十進製或十六進制類型
save_ettl=缺少或無效的小數或十六進制生存時間數字
save_eon=接口缺失或無效
save_eflags1=第一組TCP標誌缺失或無效
save_eflags2=無效的第二組TCP標誌
save_eicmp=只能為ICMP協議選擇ICMP類型
save_etag=標籤ID編號缺失或無效
save_edupto=重複數據包的接口丟失或無效
save_eduptoip=重複數據包的無效IP地址
save_eto=缺少或無效的接口繼續發送
save_etoip=要發送的IP地址無效
save_ereplyto=缺少或無效的界面以進行回复
save_ereplytoip=無效的IP位址回覆

apply_err=應用配置失敗
apply_remote=來自 $1的錯誤: $2
unapply_err=還原配置失敗
unapply_ein=無法獲取輸入規則
unapply_eout=無法獲取輸出規則

desc_if=如果是 $1
desc_and=和
desc_always=總是
desc_proto=協議為 $1
desc_on=介面為 $1
desc_from_thishost=來源是此主機
desc_to_thishost=目的地是這個主機
desc_fromto_thishost=目的地是這個主機
desc_from=來源是 $1
desc_to=目的地是 $1
desc_fromto=目的地是 $1
desc_portcomp_from=源端口 $1 $2
desc_portcomp_fromto=目標端口 $1 $2
desc_portcomp_to=目標端口 $1 $2
desc_portrange_from=源端口在 $1和 $2之間
desc_portrange_fromto=目標端口在 $1和 $2之間
desc_portrange_to=目標端口在 $1和 $2之間
desc_portrangenot_from=源端口不在 $1和 $2之間
desc_portrangenot_fromto=目標端口不在 $1和 $2之間
desc_portrangenot_to=目標端口不在 $1和 $2之間
desc_where=其中 $1
desc_all=對於所有數據包
desc_natfrom=來自網絡 $1網絡掩碼 $2
desc_natfromh=來自主機 $1
desc_natto=地址 $1網絡掩碼 $2
desc_nattoh=主機 $1
desc_natrange=範圍從 $1到 $2
desc_touc=至 $1
desc_tolc=至 $1
desc_rdr=IP地址 $1端口 $2
desc_dport1=端口為 $1
desc_dport2=端口在 $1和 $2之間
desc_nattoiface=接口地址

log_create_rule=已創建 $1規則
log_delete_rule=已刪除 $1規則
log_modify_rule=修改的 $1規則
log_move_rule=已移動 $1規則
log_create_rule_l=已創建 $1規則 $2
log_delete_rule_l=已刪除 $1規則 $2
log_modify_rule_l=修改的 $1規則 $2
log_move_rule_l=已移動 $1規則 $2
log_create_nat=已創建 $1 NAT規則
log_delete_nat=已刪除 $1 NAT規則
log_modify_nat=修改的 $1 NAT規則
log_move_nat=已移動 $1 NAT規則
log_create_nat_l=已創建 $1 NAT規則 $2 $3
log_delete_nat_l=已刪除 $1 NAT規則 $2 $3
log_modify_nat_l=修改後的 $1 NAT規則 $2 $3
log_move_nat_l=已將 $1 NAT規則移至 $2 $3
log_apply=應用的防火牆配置
log_bootup=啟動時啟用防火牆
log_bootdown=引導時禁用防火牆
log_convert=轉換後的活動防火牆規則
log_setup=執行初始防火牆設置
log_unapply=還原防火牆配置
log_delsel=已刪除 $1條規則
log_delselnat=已刪除 $1 NAT規則
log_add_host=添加了群集服務器 $1
log_add_group=從組 $1添加了群集服務器
log_delete_host=刪除了群集服務器 $1
log_delete_group=刪除了 $1個群集服務器

cluster_title=群集防火牆服務器
cluster_none=尚未將任何服務器添加到防火牆群集。
cluster_host=主機名
cluster_desc=描述
cluster_os=操作系統
cluster_add=添加服務器
cluster_gadd=在組中添加服務器
cluster_need=您必須先在Webmin服務器索引模塊中添加具有登錄名和密碼的服務器,然後才能在此處對其進行管理。
cluster_return=集群服務器
cluster_delete=刪除選定

add_title=添加服務器
add_msg=正在添加 $1 ..
add_gmsg=將服務器添加到組 $1 ..
add_err=添加服務器失敗
add_gerr=添加群組失敗
add_echeck=服務器 $1沒有IPFilter防火牆模塊
add_emissing=服務器 $1缺少防火牆命令 $2
add_ok=添加了 $1,其中有 $2有效的防火牆規則。

nat_title1=創建NAT規則
nat_title2=編輯NAT規則
nat_action=NAT模式
nat_header1=規則類型
nat_header2=數據包匹配選項
nat_iface=在其上執行NAT的接口
nat_frommode=匹配的數據包
nat_frommode0=使用IP和網絡掩碼 $1
nat_frommode1=配套條件如下 ..
nat_header3=數據包轉換選項
nat_tomode=翻譯成
nat_tomode0=IP和網絡掩碼 $1
nat_tomode1=IP範圍從 $1到 $2
nat_tomode2=接口地址
nat_portmap=端口映射
nat_portmap0=默認
nat_portmap1=對於協議 $1(端口 $3到 $4的 $2)
nat_proxy=使用應用程序代理
nat_proxy0=沒有代理
nat_proxy1=使用協議 $3從端口 $1到端口 $2的代理
nat_header4=其他選擇
nat_proto=僅在協議上執行NAT
nat_frag=NAT分段數據包
nat_clampmss=強制最大數據包大小為
nat_bytes=個字節
nat_oproxy=使用應用程序代理
nat_oproxy1=使用協議 $3從端口 $1到端口 $2
nat_err=保存NAT規則失敗
nat_efromip=缺少或無效的匹配IP地址
nat_efrommask=缺少或無效的匹配網絡掩碼或CIDR
nat_etoip=轉換後的IP地址丟失或無效
nat_etomask=缺少或無效的轉換後的網絡掩碼或CIDR
nat_eiface=NAT缺少或無效的接口
nat_eportmapfrom=映射的起始端口丟失或無效
nat_eportmapto=缺少或無效的映射結束端口
nat_eproxyport=應用程序代理缺少或無效的源端口
nat_eoproxyname=應用程序代理選項的目標端口丟失或無效
nat_eoproxyport=應用程序代理選項的源端口丟失或無效
nat_eproxyname=應用程序代理的目標端口丟失或無效
nat_emss=最大數據包大小丟失或無效
nat_emapblock1=使用“塊映射”模式時,只能使用IP和網絡掩碼來選擇要匹配的數據包
nat_emapblock2=使用“塊映射”模式時,只能將IP和網絡掩碼用於轉換
nat_header5=數據包重定向
nat_redir=數據包的IP和網絡掩碼
nat_dports=原始端口
nat_dports0=單端口 $1
nat_dports1=從 $1到 $2的端口
nat_header6=重定向目標
nat_rdrip=目的IP地址
nat_rdrport=目的端口
nat_rdrproto=重定向協議
nat_robin=循環映射到目標IP
nat_edport=原始端口缺失或無效
nat_edport1=起始端口丟失或無效
nat_edport2=末尾原始端口丟失或無效
net_erdrip=“$1”不是有效的目標IP地址
nat_erdrips=沒有輸入目標IP
nat_erdrport=目標端口丟失或無效

boot_esmf=SMF服務 $1不存在或處於未知狀態
Private